华大基因,今天炸了!
《华大的癌变》这篇刷屏稿中,披露了一种现象:
基因类的公司,利用“羊水穿刺检验可能会导致流产”,贩卖恐慌,滥用技术,鼓吹孕妇使用其“无创DNA检测”一类的检测,且多次出示报告断言:胎儿基因缺陷低危。
结果却是:生出来的孩子却有明显基因缺陷。
这其中,以行业龙头企业华大基因,赚的钱最多。
作者在文末写道:
华大基因及其创始人时常对外传递“让所有人都能够长生不老”、“活到100岁”、“生老病死皆由我”等观念,然而实际上,这艘“中国基因航母”,却是利用无创DNA检测泛滥的市场环境、投靠烟草系统换取高额回报等方式支撑起商业神话。
华大基因,应该先治治自己身上的恶性肿瘤了。
其实关于华大基因这家明星公司,早有人扒过。
一家“闪耀了一整年的明星企业,上市半年就变成了割韭菜大户”?这家公司,到底明星在哪里?
曾经一度,“原罪”这个词很流行,大体意思是:一些企业在原始积累过程中,想办法搞些偷鸡摸狗的事,钻政策空子,赚取第一桶金。这桶金,不体面,甚至有些违法违规。
后来,小老板干成大老板,企业发展壮大变成摩天大楼,“原罪”仍旧扎在地基里,时不时摇晃一下,让楼顶豪华套房里的大老板,心中不安。
于是,有人就出来为“原罪”辩解,其中最著名的,当属地产界的哲学家冯仑,他对“原罪”做了巧妙的解释,意思大体是:
我们创业环境差,只有三种途径可能拿来初始资本:一,自己家里人的积蓄;二,欺骗和抢劫;三,借钱,利息高到让创业随时可能死去。
所以,创业者搞点偷鸡摸狗的事,挺过最初那道坎,也属于合情合理了。
所以,冯仑写自传的名字叫《野蛮生长》,暗示在这片土地上,要长成参天大树,就得野蛮。
所以,冯仑多次公开支持莆田系,民营医院处境艰难,想发展不容易,只能主攻公立医院看不上的不孕不育领域,虚假宣传不可避免,坑蒙拐骗当属无奈。
我们不是哲学家,脑筋比不上冯老板才思敏捷,关于“原罪”,只能无奈地接受,毕竟创业不易,原罪就原罪吧。
但是,受不了的是,有些无比巨大的企业,早就脱开了原始积累的阶段,却还是堂而皇之地玩把戏,做一些比“原罪”还狠的勾当。
这样的勾当,我们姑且称之为“现罪”吧。多年来,一些大企业玩的把戏,造出了许多人间惨剧,伤透了我们的心。
1比如中石油,2007年上市,稀缺资源,垄断经营,又是属于全体群众,自己家这么好的企业上市了,支不支持?
上市第一天,冲到48元,数不清的人冲进去了。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,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满仓中石油。
中石油是十年前的老梗,都听腻了,那就说个三年前的,地位比中石油还要厉害:中车。
2015年,上半年很狂热,下半年很残酷;在上半年的狂热中,中国中车是最妖艳的那一个,北车南车合并重组,代表高铁的中车横空出世。
那一年的高铁有多牛,经历过的人肯定不会忘记,那可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啊,技术领先世界,里程数全球第一,随着我们的崛起,高铁成为一张名片,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。
高铁出海,到世界各地拿项目,在舆论一拨又一拨的宣传下,汽车,群众的想象空间被打开了:世界那么大,都需要我们的高铁,那么处于垄断地位的中车,还不得躺着数钱,一路发发发啊。
合并之前,北车和南车的股价一路上涨,带领大盘冲过3000点、4000点,然后两家公司停牌合并。大盘到达5000点后有点犹豫,领头羊停牌了,股民很心急,等着巨无霸中国中车正式出炉,带领大盘冲向6000点,直达1万点。
权威媒体也发声了,4000点只是起点,牛市早着呢。
中车复牌的日子,就是牛市完蛋的日子。6月份复牌后,中车连连砸盘,直到砸出股灾。
进入新世纪以来,A股只有两轮牛市,一次是2006至2008;一次是2014下半年到2015上半年。牛市终结的导火索,一次是中石油,一次是中车,都是国之瑰宝。
2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请来信告之处理。